王汝训
王汝训(1551~1610),明朝万历年间工部尚书。字师古,号弘阳。籍今沙镇王楼村。明穆宗隆庆五年(1517年)进士,任元城(今河北大名)知县。神宗万历初年升刑部、兵部主事,迁光禄寺少卿、太常寺少卿,继为太仆卿。万历二十二年(1594年)改任左佥都御史,迁右副都御史、浙江巡抚。万历三十七年(1609年)为南京刑部右侍郎,继任工部右侍郎。卒后赠工部尚书。纂有《东昌府志》20卷、《疏草》2卷及《诗文集》等。
王汝训故居位于沙镇王楼村中。今存大门,木门厚框,起脊扣瓦,石狮把门(仅存石墩)。其后代只有嫡长支才能居住大门里故居内。王家家庙位于村东头,建设年代不详,现存3间古式瓦房,砖木结构,起脊扣瓦,气势不凡,并建东西两厢房。大门前石狮一对,当时家庙内供俸着王汝训像及王氏家族的族谱。此庙至今保存完好,距沙镇1公里。
王汝训墓位于王汝训故居南1公里郭庄村西。墓地坐北朝南,原有石牌坊1座,石狮、石马、石羊、石人、墓表各1对,神道碑4通,墓照碑l通,石桌1张,现存石碑两通,石桌1张,其雕刻石物均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族人埋入地下,保存尚好,该墓地石雕群被聊城市政府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朱延禧
朱延禧,明天启年间礼部尚书。字允修,东昌府沙镇人。万历二十三年(1595年)进士,授为翰林院检讨,后升任礼部右侍郎。明熹宗时被赞为“讲官第一”,拜东阁大学士、升礼部尚书。曾主持万历、天启两朝实录的编纂。升任太子太师、建极殿大学士。著有《畸斋诗文集》50卷。
朱延禧墓地位于沙镇朱楼村西南150米处,其石刻规模形制大体与王汝训墓地相同,多在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毁或埋入地下,现存墓碑一通,高3.17米,除底座纯碑高2.6米,宽0.9米,厚0.27米,碑文清晰,曰“明故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,建极殿大学士赠太保谥文公讳延禧字允修别号蓼水朱公之墓”。该墓地石雕群,被聊城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曾昭麒
曾昭麒,清道光年间武进士,字石台。东昌府聊城县(今东昌府区沙镇)人。生于武宦世家。祖父曾纪寿,为乾隆五十九年(1794年)武举人,父亲曾广照,为道光二年(1822年)武进士。
曾昭麒道光十四年(1834年)中武举,道光十八年(1838年)中武进士,授御前侍卫。历武辖(把守紫禁城后门)、四川忠州营都司、江西九江营水师游击、九江镇总兵、宁都营参将,钦加二品衔,赏戴花翎,累官至江西袁州副将。曾氏故居位于沙镇曾楼村中,“文化大革命”中被毁,仅存门前旗杆石两对,旗杆石高约1.5米,厚三尺见方,中间有一圆孔装旗杆用。现墓地的古柏及故居后花园遗址犹存。